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開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實踐教學周活動。本次活動通過榜樣人物進校園、電影賞析、思政實踐成果展示等形式,有效拓展了思政育人新格局,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本次活動共有2024年級30個班級,一千余名學生參與。一系列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教學,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顯著提升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不斷創新思政實踐課教學改革新實踐。


賡續紅色血脈:在歷史回望中筑牢信仰之基
教學周以濃厚的歷史教育開篇。一場“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專題講座,將同學們帶回烽火連天的歲月,深刻領悟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隨后,《南京照相館》《黃大年》等優秀主題電影的欣賞與感悟,則以更為生動的方式觸動了師生心靈。黃大年同志科技報國的至誠情懷與抗日題材影片帶來的深刻震撼,共同筑牢了學生們的愛國信仰與歷史責任感。



激發主體意識:在朋輩引領中點燃學習熱情
為轉變學生從“被動聽”到“主動講”的角色轉換,本次活動開展了全國大學生講思政課特等獎作品賞析及我校思政課社會實踐獲獎作品賞析環節。我校優秀學子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和扎實的社會實踐成果,為同學們樹立了生動榜樣。這種朋輩引領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理論學習的興趣和講好中國故事、投身祖國建設的使命感與行動力。


致敬時代楷模:在榜樣對話中汲取奮進力量
將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課堂。本周,我們邀請到工匠精神榜樣人物張亮、譚羽軒為大家帶來優秀事跡報告。通過勞模報告會和大國工匠精神研討,同學們得以與勞動模范和行業精英面對面交流,聆聽他們堅守崗位、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奮斗故事。同時,結合專業實訓體驗,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堅定了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的決心。




創新教學形式:在虛擬仿真中“走入”歷史真相
為增強實踐教學的吸引力,本次思政實踐周活動引入了虛擬仿真體驗。同學們前往各二級學院實訓室,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共上一堂思政大課。同學們通過VR等設備,“穿越”到革命歷史場景或現代化工廠之中,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沉浸感“走入歷史真相”,親身感受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與國家建設的輝煌成就。這種創新的教學形式,極大地提升了思政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可知可感。



本次思政課實踐周活動通過系統化、多維度的活動設計,成功打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實現了思政教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機融合。一周的學習體驗深刻、收獲豐碩,不僅在理論上有了新認識,更在情感上受到了深刻洗禮,對自身肩負的時代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