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為新時代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入貫徹這一理念,積極探索“行走的思政課”新模式。
6月20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團隊聯合工程測量黨支部、建工學院第二學生黨支部,帶領50余名學生走進中國電信博物館,開展以“穿越時空,共探電信傳奇”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活動。師生們通過實物展陳、文獻資料與科技互動,在電信業百年奮斗史中觸摸科技創新的時代脈搏,厚植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


思政課堂嵌入引領,開啟電信探索之旅
參觀伊始,思政課教師化身講解員,孫麗萍老師以“穿越時空,共探電信傳奇”為主題,引用杜甫的《春望》詩句、講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等歷史故事,結合《長安的荔枝》影視案例,輔以“老慈禧”共話交換機、“半部電臺”等場館展品,角度新穎、脈絡清晰地為同學們解讀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歷程,激發學生對本次實踐教學活動的濃厚興趣。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引人入勝的場館中的思政課。

漫步電信歷史長廊,感受科技變革偉大力量
中國電信博物館宛如一部立體的電信發展史,館內豐富的藏品和詳實的史料,全方位展現了電信行業從萌芽到蓬勃發展的艱辛歷程。
在古代通信技術展區,學生們看到了古老的烽火臺模型、驛站傳遞信件的場景復原等,深刻體會到古人在通信領域的智慧。教師適時講解在古代社會,通信對國家統治、經濟交流以及文化傳播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通信技術自古以來便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通信領域的深厚底蘊,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步入近現代通信展區,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一件件陳舊的通信設備,訴說著中國近代通信事業在列強壓迫下艱難起步的歷史。學生們了解到,在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通信人不屈不撓,努力探索通信技術的自主發展之路。教師結合歷史背景,引導學生思考近代中國通信落后的原因以及國家主權完整對通信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更加珍惜當今國家繁榮穩定的發展環境,深刻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通信事業才能蓬勃發展。


來到當代通信技術展區,5G 技術、量子通信、衛星通信等前沿成果令人目不暇接。學生們親眼目睹了中國電信行業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世界的偉大跨越。當看到我國自主研發的通信設備在全球廣泛應用時,學生們紛紛為祖國的科技實力點贊。教師借此契機,向學生詳細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涵,強調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激勵學生樹立科技報國的遠大志向。

互動體驗前沿科技,激發創新奮進動能
在博物館的互動體驗區,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類電信科技互動項目。學生們切實感受到 5G 技術為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和變革、了解衛星通信的原理和應用場景,體驗通信科技的神奇魅力。這些互動體驗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

解密思政實踐手冊,觸發新時代青年思考
在前期充分調研與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馬院老師精心設計了以 “穿越時空,共探電信傳奇”為主題的實踐手冊。手冊中設置了“通關有行路,制作文物卡片”“繪制中國通信技術發展時間軸”“以齒輪、信息波、烽火臺、芯片等元素設計海報”等任務,引導同學們在觀展中體會電信魅力。




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通信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自己在其中可以發揮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引導學生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科技發展緊密結合,立志為我國通信事業的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活動尾聲,學生們用真摯的語言分享收獲——
空中乘務2331劉佳雨:中國電信博物館之行,我被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深深震撼。從古老的驛站傳書,到如今的5G萬物互聯,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科技的力量。在看到早期通信人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設備的故事時,我深受觸動。作為大學生,我們正處于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學習中,線上課程、學術資料檢索都依賴先進的通信技術;在生活里,移動支付、社交平臺更離不開通信技術。這讓我意識到,掌握前沿科技知識的重要性。未來,我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實踐能力,希望能為通信行業發展添磚加瓦。
大數據與會計2331班李彤: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入了中國電信博物館,開啟了一段穿越信息長河的旅程。從昔日輾轉的電波到今日5G的迅捷,從半部電臺的微光到民族語言的交融,讓我們清晰觸摸到通信技術從無到有、由弱至強的壯闊軌跡。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不僅是歷史的閱讀者,更將是未來的建設者——當歷史的接力棒傳遞至手中,我們自當以青春智慧,在這條永不停息的信息高速路上奮力奔跑,續寫屬于這個時代的輝煌篇章。這條科技之脈,必將托舉我們奔向更加璀璨的信息強國。
電子信息(士官)2331班崔翀:在參觀中國電信博物館的過程中,最震撼我心靈的,是那段用忠誠與熱血寫就的“紅色通信史”。從“紅色電波”到今日的5G蒼穹,技術的飛躍令人驚嘆。但更讓我銘記的是,這份輝煌的基石是先烈們用鮮血和信仰鑄就的紅色通信精神。它穿越時空,提醒我們:那永不消逝的電波,傳遞的不僅是信息,更是不朽的信仰與民族的脊梁。走出博物館,我心中充滿深深的敬意與傳承的責任。
電子信息2332班高梓傲:參觀中國電信博物館,對我而言是一場穿越時空的通信科技之旅,更是一次深刻感受中國通信發展脈絡的文化體驗。最讓我震撼的是現代通信技術展區。從第一代模擬手機 “大哥大” 到如今輕薄便攜的 5G 智能手機,從簡單的語音通話到高速的移動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速度令人咋舌。在 5G 技術展示區,通過互動體驗設備,我親身感受到了 5G 網絡的高速與便捷,仿佛置身于未來智慧生活之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展示,更是讓我對通信技術的未來充滿期待。我相信,在未來,中國的通信技術將會繼續創新,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驚喜,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此次圍繞中國電信博物館開展的思政實踐教學活動,是一次思政教育與科技體驗的深度碰撞。學生們見證了中國通信事業從落后到領先的偉大跨越,深刻感悟到科技創新對國家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未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依托豐富的社會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實踐教學活動,助力學生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