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學院 全國最具影響力 最具實力的高職院校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新聞

學校新聞

【專訪】一樹芳華育桃李——記我校基礎教育學院女教師

国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片小说 ,日本妇人成熟a片一区_BD韩语完整版观看

  編者按:2018年3月,我校基礎教育學院女教師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在這個集體中,涌現出了許多以愛執教、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女教師。她們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在“傳道受業解惑”的同時,肩負起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展示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精神。記者采訪了其中幾位老師,希望通過記錄她們的經歷和事跡展示師者風采、傳遞榜樣力量、弘揚師德精神。

  以仁愛之心幫學生設計未來

  “我和青年學生在一起有三十多年了,我真的是越來越喜歡孩子們。”談起三十多年教齡,基礎教育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馮素芬老師飽含深情,“教書時間越長就越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我們做老師始于教書,重在育人。我時刻告訴自己要盡量放大學生的閃光點,以一顆仁愛之心幫他們設計未來。”

  數學被稱為“自然科學的王冠”,而要領略這頂王冠的魅力,需要十萬分用心。記不住或者記混那些深奧難懂的數學定理和公式常常成為新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馮老師在課堂上一直注重營造輕松有趣的氛圍,對那些復雜的公式進行詳細的證明和推演,幫助學生記住定理的證明邏輯過程和應用方法。“有些學生也許在基礎知識上存在一些不足,我們在講解的時候就要更耐心細致,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用鼓勵和欣賞的眼光與他們溝通。”年年歲歲,時光匆匆流過,講臺下尚帶稚氣的面孔換了一撥又一撥,不變的,則是馮素芬老師手中那本翻閱數次的教案,和教案上那些被時光浸染得愈發生動的定理與公式。2004年,馮素芬老師擔任數學教研室主任,盡管每天面臨著巨大的科研、教學、管理壓力,馮老師依然把學生的未來放在心上。當她發現,有很多學生有專升本的愿望,但卻苦于不知該如何準備時,馮老師抽出午休的時間,免費為專升本的學生開設輔導課。

  2015年,學校開啟新課題——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項目,數學教研室的老師承擔起基礎數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我們面對的學生有了新的變化,他們年齡更小,學的知識更基礎,在數學興趣的培養上有更強的可塑性,這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挑戰。”數學教研室副主任張莉告訴記者,人才培養結構的調整,使得老師們在原本承擔高等數學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貫通培養項目的初等數學教學任務。“只有注重數學基本功的培養,才能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我的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為了能夠為學生‘私人訂制’學習任務,我和每個學生都進行交流,為他們量身定制學習計劃。”有時候,課堂上短短40分鐘學生很難完全吸收知識,課后總有學生到張老師的辦公室請教,無論什么時候張老師總是面帶微笑地詳細解答同學們的問題。

  張老師除了承擔貫通學生的教學工作,還擔任他們的班主任。為了能和學生、家長更好地溝通,張老師建立了家長微信群,“學校要求上課期間學生不允許帶手機進教室,建立家長微信群方便家長隨時跟班主任溝通,同時,我們也能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狀況。”班上有一位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張老師通過多次和家長溝通,知道他喜歡體育,于是張老師多次給他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數學作業,還把他推薦到體育校隊。如今,他不僅體育特長得以發揮,和老師的關系也更加親密,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濃厚起來。“作為班主任,我不僅要為他們的成績負責,更要為他們的思想負責。經常和學生、家長交流,也能讓我們及時發現學生的一些思想和心理問題,多給予他們一些關懷和照顧,老師的活兒是個‘良心活’,只要你多付出,多關心,學生就會有成長。”憑借著這種‘良心’擔當,張老師不僅多次榮獲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但對我個人來說最大的肯定是在教學質量學生網上評教系統上學生給我的評分,學生對我的肯定是激勵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數學教研室的老師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高職高專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多次連續取得北京市最佳成績;數學教研室多次被評為“三育人”先進集體。

  桃李不言下自成

  在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項目中,英語教研室主任李鳳老師不僅承擔英語課程標準制定及實施方案設計,還深入一線進行教學,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李鳳老師在教學中采用雅思教學模式,強調語言學習在真實的語境中呈現和練習,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兩年的培養,這些學生在高二年級參加雅思考試的時候,就有三名學生平均分超過六分。而這三名學生中有兩名學生出自李老師的班級。

  每周三下午,學校圖書館的英語角總是熱鬧非凡,在基礎教育學院英語教研室副主任孫川老師的組織下,外教老師和英語興趣愛好者在這里暢游英語世界。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每次活動孫川老師都會在她建立的“高職英語詞匯學習”微信公眾號上發起號召。“最初建立公眾號就是為了給學生推薦一些高職英語詞匯,現在這個微信公眾號上,我每期都會選擇一個有趣的話題來推送英語閱讀材料,還會邀請動漫專業的學生繪制動漫插圖,我希望借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他們終身學習的習慣。”如今,孫川老師帶領的學生已經可以自己進行英語材料和英語詞匯的選擇。“這不僅鍛煉了英語專業的孩子,也為動漫專業的學生開拓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如何激勵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個不斷求索的過程。”

 

  不斷創新,不斷求索,是孫川從教十年來的生動注腳。2008年,孫川成為北工院的一名普通教師,十年來孫川致力于用信息技術改造英語教學,多次榮獲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等榮譽。但說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獲獎,孫川老師說那是2015年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從一些基礎軟件的使用,到設計單詞游戲、應用各類英文聽說軟件、原創詞庫句庫,到最后整合到我們自己研發的個性化課程資源平臺中,團隊迎接了諸多挑戰。”為了保證更好的教學效果,孫川和她的團隊在平行班不斷地教學實驗,改進和優化教學設計方法。“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要求選手在十分鐘內完成說課,所以,尋找合適的切入點至關重要。在確定方案之后,為了在十分鐘之內說得明白說得生動,有一段時間,我逢人就求‘你聽我說說課吧’,甚至在和朋友約會的時候,我也會先把我的教學設計說一遍,仿佛魔怔了一般。”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5年,公共英語教研室兩個項目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均獲得公共英語類教學設計一等獎。

  通過比賽,孫川開始嘗試使用各種信息化手段來滿足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需求,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017年,北京市教委啟動了北京市高等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診斷和現狀調研工作,調研小組 “推開”了孫川老師的教室。課堂上,孫川老師正在跟學生一起探討如何用英語買好一張飛機票。在買機票的過程中,孫老師設置了種種障礙,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為了充分調動課堂積極性,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她還播放了一段平時同學們小組討論的音頻,當同學們聽到熟悉的聲音,都“興奮”了起來,“推門聽課”的專家臉上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最終,這堂課成為了北京市優秀課程案例,得到專家點名表揚。“我花了一些時間剪輯制作了一段音頻,就是讓同學們對自己存在問題有更直觀的感受,只要效果好,老師多付出一點也是值得的。”在采訪中,孫老師欣慰的說。

  能是溫柔亦能堅強

  “作為女教師,她們可能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但在工作中她們和他們一樣同樣撐起了精彩的半邊天!”這是基礎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沈杰對這個集體做出的評價。

  去年,譚穎琦老師在準備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時,她的孩子剛出生不到五個月。當她接到這個任務時,她想“連續多年,我們學校一直保持一等獎,到了我這兒也不能例外。”就是靠著這種信念,譚老師將她尚在襁褓的孩子帶到了辦公室,有時候研究得太晚,譚老師甚至住在了辦公室。“一邊照顧的孩子,一邊準備競賽,在我們這個集體中我也不是第一人。”當記者提起這件事情時,譚老師說道。事實上,在采訪過程中,幾乎每一個老師都能說出幾個“最是溫柔能堅強”的事例。

  劉紅梅老師由于長年站著講課,患上了腰椎勞損的毛病,去年,她的手關節也開始疼痛起來。但她一直堅持上課,直到有一天她感覺自己連粉筆都握不住了,她才去醫院做手術,術后沒多久她又站上了講臺。張莉老師2013年第一參加全國信息化大賽時多次通宵鏖戰在辦公室,2017她帶領團隊再次參加全國信息化大賽,每天為團隊出謀劃策、尋找創意。“尤其碰到孩子、父母生病的時候,工作生活最難取舍,但我總是盡量克服困難,因為我知道參加大賽所獲得的經歷是一生的財富。”

  這就是北工院女教師的生動群像,她們看似柔弱,卻從未放棄勇氣;她們總是細膩,也常常展露剛毅。在三尺講臺上,她們辛勤耕耘、不斷求索,言傳身教讓萬千學子受益匪淺,在知識的海洋里,她們循循善誘、悉心指導,讓求知若渴的學生徜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