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來自15個拉美國家的17名新聞記者來校訪問交流。我校黨委副書記、院長柳長安在匠心樓第四會議室接待了來訪客人。會議由我校黨委常委、副院長高世吉主持。

柳長安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以及近年來在國際化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學校通過多年海外辦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教學標準及教學資源開發經驗,打造北工院職教“出海”品牌,不斷推動“中文+職業技能”融合發展,創新部-校共建模式,與南非高教部簽署合作聯合聲明等,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本土技術技能人才。媒體朋友是文明互鑒的空中橋梁,也是民心相通的云端紐帶。今天的訪問,既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國職業教育的窗口,也是一次深化彼此友誼的契機。他希望各位記者朋友能親身感受中國職業教育的創新實踐,見證技能人才成長的“中國模式”。更期待通過各位記者朋友的鏡頭與筆觸,讓中國職教的改革成果跨越山海向世界分享與傳遞。

記者朋友們就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經驗、職業教育海外辦學、職業教育新興專業領域、學生就業去向、國際學生來校學習等感興趣的話題與我校展開了深度交流。阿根廷《十二頁報》編輯塞巴斯蒂安·卡松在了解我校在阿根廷建立的"中文工坊"情況后,激動地說:"這個項目就像一座彩虹橋,連接著中阿兩國的職業教育。我回國后一定要把中國職教助力阿根廷本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故事,講給更多阿根廷人民聽。"巴拉圭國民電視系統記者耶希米·岡薩雷斯則對中國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方面的改革創新贊不絕口:"這種'課堂即車間'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教育與產業的完美對接,值得拉美國家學習借鑒。"烏拉圭《共和國報》記者萊昂納多·佩雷斯詳細了解我校國際學生招收政策后,滿懷期待地說:"希望更多烏拉圭青年能來到中國學習先進技術,回國后找到心儀的工作,成為促進兩國友誼的使者。"

記者團一行還參觀了我校施耐德中法能效管理應用人才培養和研究中心、汽車實訓中心、3D打印實訓中心、機器人實訓中心、無人機測繪VR實訓中心等實訓室。在汽車實訓中心,南非學生的課堂吸引了眾多目光;3D打印實訓中心,一件件精美的打印作品讓記者們贊嘆不已;機器人實訓中心,靈活的機器狗表演引發陣陣喝彩;在無人機測繪VR實訓中心,沉浸式的體驗讓記者們仿佛置身于真實測繪現場。先進的實訓設備、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優美的校園環境,讓記者們頻頻豎起大拇指。

參觀汽車實訓中心

參觀3D打印實訓中心并采訪我校南非優秀留學生代表

參觀機器人實訓中心


參觀無人機測繪VR實訓中心

參觀結束后,記者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玻利維亞“第一網絡”電視臺記者耶塞尼亞·佩雷多感慨道:"今天我看到了中國職業教育的真實面貌,這種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的模式,正是我們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通過此次訪問,記者團對中國職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創新實踐和成果。他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與中國職業院校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職業教育的發展。
學校宣傳部、產教融合辦公室及國際處負責人等陪同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