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9點,基礎教育學院在學校禮堂舉行“2023-2024學年貫通培養社會實踐周開幕式”。實踐周以“匠心傳華夏 科技創未來”為主題,旨在增強學生愛國情懷,守護大國匠心,增強文化自信。

多年來,基礎教育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自2015年起,學院組織貫通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周活動,至今已歷經7個年頭。本次活動由學院精心策劃,得到教務處、科技處、學生工作處、團委等部門大力支持和學校領導重視與指導。學校黨委常委、副院長史運濤,教務處處長王佼,基礎教育學院院長沈杰、黨總支副書記史偉、副院長孫川出席開幕式。

史院長在開幕式致辭中,首先對本次實踐周的策劃和安排給予極大的肯定;他表示,本次安排充分發揮理綜組、文綜組、英語組各自的優勢特點,科學合理、精彩紛呈。史院長總結了我校經過近九年探索實踐、理念創新所形成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的“北京品牌”,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會貫通、協調發展,構建北京職業教育模式,凸顯北京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優勢。最后,他表達了對莘莘學子的殷切期許:希望同學們在立足石景山區,了解區域發展的同時,用心去感受首都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使命擔當。鼓勵他們不忘初心、堅守匠心;不斷探索、學有所獲。

孫川副院長介紹了活動整體安排。本次實踐周學生活動分為三個組別:文綜組、理綜組、英語組;在北京主題、文化主題、創新主題的指引下,通過打卡具有北京特色的各大地標性場所、體驗華夏文明的非遺手工藝、感受中國科技的繁榮發展等形式,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實現跨學科主題學習。

“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開幕式上,學校領導分別為各實踐組代表教師授旗,信念堅定,目標清晰,迎風揮旗,指引方向。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組織、有紀律,才能事半功倍。實踐周帶隊教師代表楊洪玉老師,從安全、文明、任務完成及要求等方面,對實踐紀律提出明確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時代歷史方位,以堅定的文化自覺、宏闊的歷史視野、深遠的戰略考量,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文脈綿延繁盛、中華文明歷久彌新。作為新時代青年,“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最好的年華里,用更好的自己去奮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添磚加瓦?;A教育學院“2023-2024學年貫通培養社會實踐周開幕式”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開幕式后,一場以“曲藝中的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專家講座,開啟了實踐周首個“傳承”之旅。基礎教育學院邀請到著名相聲演員,著名曲藝研究家、作家、書畫家徐德亮老師為學生做專題講座。從曲藝本質講到曲藝與傳統文化的關系,通過口口相傳、言傳身教,老一輩曲藝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曲藝中延續下來。幽默風趣的談吐在現實素材的加持下,深深感染了在座師生,歡笑聲滿溢著整個會場。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萬古長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到:“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現代文明的發展需要厚植于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敖酱胁湃顺觯黝I風騷數百年”,本次講座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非遺曲藝魅力,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