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學院 全國最具影響力 最具實力的高職院校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新聞

學校新聞

技能引領 匠心傳承——我校舉辦“大師工作室聘任(揭牌)儀式”

国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片小说 ,日本妇人成熟a片一区_BD韩语完整版观看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高技術技能領軍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2023年12月26日,我校在匠心樓十層第一會議室舉辦了“大師工作室聘任(揭牌)儀式”,聘任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應急救援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地震局應急搜救中心培訓部原主任、研究員賈群林為“應急救援大師工作室”負責人,聘任北京旅游行業榜樣、全國優秀導游員、全國金牌導游劉京平為“金牌導游工作室”負責人,成立“賈群林應急救援大師工作室”、“劉京平金牌導游工作室”,教務處、文法與管理學院相關領導教師參加了聘任儀式。

會上舉行了聘書頒發和工作室揭牌儀式,全體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工作室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人才培養目標,兩位技能大師就專業發展交流了意見建議。

賈群林應急救援大師工作室


賈群林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絲一毫不能放松。賈群林老師在揭牌儀式上分享了自己30余年的安全應急行業從業經驗,表達了對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全專業建設底蘊的認可,希望以工作室揭牌為契機推進校企合作走深走實,促進行業高速發展。

第一,安全建設需要專業化人才。高質量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安全專業發展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賈群林老師回顧了應急救援行業的發展歷史,結合行業數字化、現代化的需要,當下的應急救援工作愈發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在保障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的同時也對應急救援技術與應急救援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掌握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人才,通過人才隊伍分層分級管理將使不同領域的人才發揮在安全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安全建設需要提高公眾安全意識、普及安全文化。賈群林老師闡述了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對于安全建設至關重要,打造安全文化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到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宣傳教育、舉辦安全培訓課程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有助于公眾形成正確的安全意識和行為習慣。

第三,安全專業建設需要精細化課程設計。賈群林老師結合當下教學多元化、靈活性、體系化、規范化、標準化等特點闡述了如何通過課程設計提升教學效果,除了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還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實踐,推動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賈群林老師以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大師的人格魅力感染了現場的同學們,激發了學生奉獻青春力量的熱情。對于今后的合作,賈群林老師提出可以依托大師工作室,通過基層應急管理干部培訓、定向輸送應急救援人才等深度合作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共贏的橋梁。

劉京平金牌導游工作室

劉京平老師結合專業學術進展、行業現狀以及教學經歷等提出希望借助“金牌導游工作室”這一平臺能在以下幾個方面與旅游專業教師一同開展深入的研究與教學合作。

第一,深入開展旅游管理基礎理論研究。有鑒于研學等領域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劉京平老師建議應特別加強在文化遺產闡釋、研學旅行、導游學、博物館教育等方面開展扎實而富有成效的理論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將轉化為未來旅游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的學理基礎,并建議逐步將聯合國世界遺產闡釋與解說標準、歐盟導游服務標準等引入到旅游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中來。

第二,請進來,通過與國家級博物館、旅游知名企業合作,在我校設立“旅游(研學)產品研發部門”。實現博物館或企業下訂單,師生共同開發產品或研學課程的任務式教學模式,從而將行業所遇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轉化為課堂上的問題;將行業的真實工作任務轉化為課堂上的項目;將企業的生產流程轉化為“教學做”高度融合的工作流程;將企業的考核標準轉化為學生的評價標準,變“畢業即就業”為“入學即就業”。

第三,走出去,以“金牌工作室”為機制,與專業教師通力合作深化實踐教學的模式突破。通過以“具身體驗”為理論基礎,構建系統的“旅游專業實境教學體系”,劉京平老師提出希望在未來帶領學生到北京市內、國內乃至境外開展校外實境教學,以“真出行”、“真任務”、“真資源”來全面提升學生對旅游資源和相關工作的體認、感悟與執行能力,用“全真”的教學模式培養全面的工作能力。

技能人才是職業教育的寶貴資源,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推動專業建設、引領專業發展、培育創新團隊的有效路徑之一,大師工作室在攻關創新、帶徒傳技、文化傳承等方面能夠發揮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長期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師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工匠精神傳承、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作用,建成了一批國家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有效推動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積極助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未來,我校將繼續發揮大師工作室的平臺優勢,完善運行機制制度,強化技能培養,傳承工匠精神,持續推動教師團隊培養、學生技能培養、專業建設水平、技術服務創新能力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