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學院 全國最具影響力 最具實力的高職院校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新聞

學校新聞

《勞動午報》報道我校數字化設計專業:三個維度培養新型現代工匠

国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片小说 ,日本妇人成熟a片一区_BD韩语完整版观看

8月5日,《勞動午報》針對新時期、新時代對產業匠人的需求及人才培養問題,對學校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郭勇進行了采訪,郭勇提出培養合格的工匠型人才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雙元育人。

郭勇院長在采訪中介紹,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化設計專業用三個維度培養新型現代工匠,第一維度是在教學過程中孕育工匠精神; 第二維度是通過學習生活感受工匠文化;第三維度“名師+工匠”言傳身教,實現匠心傳承。

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伴隨著裝備制造產業升級和數字化建設,我國迫切需要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新型現代工匠人才。新型現代工匠不僅要具備應具有可持續的發展能力,更要有專業上不懈創新的動力。針對新時期、新時代對產業匠人的需求及人才培養問題,記者對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北工院機電學院”)副院長郭勇進行了采訪,郭勇提出培養合格的工匠型人才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雙元育人。

首先,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必須緊跟需求。北工院機電學院設置了數字化設計專業,其前身是數控技術專業。2012年,隨著三維掃描技術的應用和北京產業結構調整,該專業在全國率先向數字化設計與3D打印轉向,當時和國內知名企業北京精雕、卡爾蔡司等多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組建訂單班,安排畢業生定向就業。同時,升級師資隊伍,教學團隊十年間孵化出大批全國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北京市優秀指導教師、北京市教學名師和市級大工匠。

據郭勇介紹,為培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工匠精神,機電學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工匠技能、勞動教育等要素融入到教學、文化、教師團隊三個維度,并分層次遞進完成工匠精神培養體系。

第一維度是在教學過程中孕育工匠精神。第一學年,通過 “崗位認識實習”等活動讓學生感受、體驗工匠精神。第二學年,通過實訓教學項目培養執著專注的工匠精神和質量意識。第三學年,學生將參與企業真實生產任務,并通過產品質量評價考核,在此過程中提升精益求精和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同時,學院通過第二課堂、大學生社團、技能大賽、大學生科研、技術服務等課外活動讓學生多方位感知和體驗工匠精神。

第二維度是通過學習生活感受工匠文化。機電學院與京東、施耐德和遨博等企業共同建有校內實訓基地,為構建工匠文化,舉辦“大工匠選樹活動”“走進大工匠”“大國工匠專題報告”“工匠精神演講賽”等活動,營造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培養工匠精神。

第三維度“名師+工匠”言傳身教,實現匠心傳承。學院培養出的多名教學名師和大工匠通過在教學和實訓中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提升素質,樹立匠心。學生可在李林琛、張明珠等名師工作室和楊曉雪大工匠工作室,參與“智能機器人”“智慧能效”“數字文創”等實踐活動,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實現工匠精神的傳承。

郭勇副院長告訴記者,想要培養合格的工匠人才,必須要摸清市場需求。2021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數據顯示,學校培養的人才數量很難完全滿足用人的需要,企業還需從社會尋找或通過內部培養較多的技能人才。

機電學院曾進行過一項針對數字化設計及制造技術工程人員應具備的專業能力的調研,結果發現機械制圖、識讀、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專業技能,其次是數字化設計類軟件(CAD)應用能力。因此,學院在這兩個大方向上投入了相當比例的教學研發資源。同時,結果顯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專業就業學生的薪資比同類產業畢業生略高,其中北京地區月收入5000元以上占比約為70%,7000元以上占比超過20%。后續會隨工作年資提升有相應比例增長。

“近些年,依此培養標準,我們很多畢業生都已成長為新型現代工匠人才代表。”郭勇副院長驕傲地表示。

李錦山是機電學院2005屆畢業生,之后一直在業內知名生產商SMC(中國)有限公司工作,2016年1月至今擔任項目負責人,帶領團隊研發多年未攻克的項目技術。2023年,他還被選樹為“北京大工匠”。張昕蕊2012年畢業后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工作任崗位設計師,主要從事宇航產品的總裝與結構設計工作,目前是“問天一號”項目團隊成員。李衣非現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先進材料結構實驗室的試驗員,參與了企業多個重大項目。

這些優秀的畢業生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青年先鋒模范作用,也充分證明了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培養工匠人才的路子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