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百所高校,舉行百場授課,百萬師生共同學習——“首都百萬師生同上一堂課”5月28日在我校開講。該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來自林業大學的劉偉副教授,為我校1000余名師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讓現場師生受益匪淺。
劉偉以《新時代呼喚新青年 奮斗青春擁抱新時代》為題,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十八大以來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鞭辟入里地回答了我們正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新時代。她通過一系列生動鮮活的事例,強調“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地接近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生逢其時,正逢其時,唯有精進,才能不負時代,不負此生。”緊接著,她從青年馬克思、青年習近平、科學家林俊德的青春奮斗談到職業技能大賽捷報頻傳、RNG奪冠備受關注、翻糖技藝震驚世界,深刻回答了青年為什么要把個人奮斗和國家的發展、歷史的進程聯系起來,引導廣大青年思考自己的生命如果能和祖國的強大聯系在一起,是幸運的,如果不能奉獻生命,我們可以奉獻的還有很多。
整場授課緊扣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讓師生深有收獲。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蘭健聽完講座后難掩激動之情,“整場報告中引經據典,好幾次我都熱淚盈眶,我為自己身處的時代感到自豪,為無數仁人志士的獻身精神感動,同時也更深知作為青年教師,責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全力以赴,不負時代使命。”
思政部教師孫麗萍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不僅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祖國發展、歷史的進程練習起來,還要把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的要求落實到每一堂課中,引導學生做新時代的奮進者。”
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新入職教師馬梓超說,“作為一名新教師,能聽到這么生動的講座,我受益匪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寄托了黨對青年一代的深切關懷和殷切希望,我們既是追夢人又是圓夢者。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在以后工作中,我要結合學校實際,為職業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
黨委宣傳部王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對青年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的一種積極的引領,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不僅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更要以生動鮮活的方式宣傳總書記講話精神,為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作出貢獻。”
電信學院輔導員曹英國說,“劉老師通過縱向的歷史對比和橫向的國際比較,引領我們對這個偉大時代有了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切實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作為青年教師,我們要圍繞“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教育主題,修身尚德,用人格力量和榜樣示范作用對學生進行生動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來自文法與管理學院徐麒麟同學說,“報告中,劉老師以我們身邊的職業技能人才為例,告訴我們職業技術在新時代也大有可為,我們不僅要做的擼起袖子加油干,更要不忘初心,跟上新時代的潮流,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青年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時代,我們作為未來國家的建設者,要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做有擔當的新時期青年!”建功學院學生張美琳說,“在努力追求夢想的同時,也要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海軍士官班劉帆表示,“在剛剛的講座中,劉老師談到中國的維和部隊、和朱日和閱兵論證中國軍事力量的強大,聽得我熱血沸騰。作為海軍士官班的學生,我一定要增進本領,為國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聽完劉老師的講課,我不僅對我深處的時代有了更深的感受,同時對自己應該怎么度過青春有了更深的思考,作為大學生,我們不應荒廢時光,沉浸在個人享受與消費主義中,應該時刻銘記自己身上肩負的對于社會的責任,用心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來自動漫1732的賈子函說。
電氣1731班王仕偉說:“飲水不忘掘井人,居安當思歸來源。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的國家,歸功于我們國家的日益強盛。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學習專業技能,提高道德修養,提升綜合素質,讓我們用青春與夢想續寫祖國騰飛的華麗篇章。”
據悉,為做好“首都百萬師生同上一堂課”活動,教育部黨組、中共北京市委邀請了部分高校領導、院士、長江學者、知名理論專家和思政工作骨干等60余人組成“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講師團”,分赴首都百余所高校進行巡回授課,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