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6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探索契合職業院校學生認知特點的 “大思政課” 綜合改革。近期,學校別出心裁地將天安門廣場的國旗、熱血出征的戎裝、“兩會”代表的聲音、城市治理的影像轉化為生動教材,打造沉浸式、場景化、具象化的 “大思政” 課堂,這一創新實踐成果引發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中國教育在線、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的集中報道。現將相關報道全文轉載如下:

中國青年報

北京日報

中國教育在線

學習強國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北工院這么做!
202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指出:“要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總書記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提出新的期望。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利用各方育人資源,深挖思政育人元素,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促進思政教育與現實緊密結合、與實踐充分互動、與時代同頻共振,不斷提升“大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近日,學校將天安門廣場的國旗、熱血出征的戎裝、“兩會”代表的聲音、城市治理的影像轉化為鮮活教材,打造沉浸式、場景化、具象化的“大思政”課堂,在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大思政課”中,培養學生的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
一面國旗映初心:開展跨越時空的愛國主義教育
3月20日,學校隆重舉行迎接天安門廣場國旗儀式暨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一面于2016年10月18日學校辦學60周年校慶日當天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的國旗,跨越時空、從天安門來到了北工院。黨委書記田紅芳在獵獵飄揚的五星紅旗下講授思政課,帶領師生解碼國旗經緯中編織的紅色基因,點燃了全校師生心中的愛國情、強國志。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鵬飛用“以匠心之志,筑時代華章” 為題講授思政微課,激勵青年學生緊跟民族復興步伐,勇擔新時代工匠使命。現場師生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的誓言響徹云霄,展現出對國旗的敬重、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使命的堅守。

一場出征礪青春:體驗沉浸式國防教育
3月18日,石景山區“我的青春穿軍裝”全民國防教育主題活動暨 2025 年春季入伍新兵出征儀式在北工院隆重舉行。72 名經過嚴格選拔考核的新兵身著新戎裝、胸佩大紅花、肩披紅綬帶,走過紅地毯、跨過“出征門”,奔赴強軍新征程。28名學子從母校出發投身“戎”光,在軍隊大熔爐中錘煉自我、淬火青春,書寫屬于自己的激昂篇章。

此次歡送儀式走進學校,以沉浸式教育強化育人實效,既是為熱血青春壯行的出征禮,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詮釋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移動2231班李佳帥心情激動地說:“佩戴榮花的瞬間,我更堅定了熱血報國礪鋒芒的信念,更堅定了在軍營錘煉本領、建功立業的決心!”電氣2231班姚蕊表示,“今天作為新兵代表發言感到非常榮幸,穿上軍裝、步入軍營,將帶著“厚德博學、善技創新”的校訓精神和母校的殷切囑托扎根軍營,讓北工院烙印在戰位上閃光!”新兵出征這一現實場景,開展國防教育思政課,讓學生在目睹學長學姐奔赴軍營的時刻,深刻理解國防責任,切實感受到思政教育就在身邊。
一位匠師啟新程:共話兩會精神與專業教育融合
3月19日,北工院組織“兩會歸來話兩會”專題講座暨2025年“工匠精神榜樣人物進校園”第一期活動。國家卓越工程師、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葉浩文應邀來校作專題報告,為師生深入解讀全國兩會精神,并就學校建筑及智能建造等專業如何迭代升級,精準對接首都發展需求“把脈問診”。葉浩文圍繞“新質生產力”“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綠色轉型”等10個關鍵詞為師生解讀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聚焦“智能建造”“綠色建筑”等前沿領域,通過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工程案例,系統闡釋了當前建筑行業轉型升級對專業建設調整提出的新要求。講座中,他結合自身經歷為學校師生講述了踐行工匠精神并以卓越成就回饋社會的故事。

報告會后,學校組織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大家表示葉浩文大師的成長歷程和在建筑領域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們,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中,要以榜樣人物為標桿,用工匠精神引領自己不斷成長,用實際行動譜寫人生的絢麗篇章。
一堂影課觀治理:聆聽城市善治的青春解碼
3月19日晚,《您的聲音》電影“大思政課”在學校禮堂開講。全體學生分批次觀看紀實電影《您的聲音》,黨委常委、副院長沈瑩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尚大超在觀影前講授《12345市民服務熱線:大城善治的北京示范》專題思政課。沈瑩和尚大超結合影片內容,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誕生的社會背景,“接訴即辦”的機制、成效、挑戰和大學生的責任等方面為大家講授專題思政課。在授課中,兩位老師重點介紹了學校“接訴即辦”線上平臺“工小應”和線下平臺“校院兩級‘一站式’學生服務社區”的相關情況,進一步引導同學們更加理性、合理、高效地使用“接訴即辦”平臺,彰顯新時代青年的公民素養,助力營造更和諧的社會氛圍。引導青年學生在光影敘事中讀懂中國之治,在服務社會中實現價值成長。

沐之以春風、潤之以細雨,往往就能于無聲處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積極改變思政課教學現狀,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探索符合職業院校學生認知特點的“大思政課”綜合改革,一體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通過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流動的教科書”,將天安門城樓的晨曦、練兵場的豪情、人民大會堂的聲音、市井街巷的炊煙都化作育人元素。在“大思政課”創新實踐中,青春學子正在把“厚德博學 善技創新”的校訓精神書寫在首都城市發展廣袤天地間,用青春實踐答好“教育強國,職教何為”的時代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