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學院 全國最具影響力 最具實力的高職院校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新聞

學校新聞

思政引領、科技賦能、強國有我——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走進中關村科學城規(guī)劃館開展實踐教學

国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片小说 ,日本妇人成熟a片一区_BD韩语完整版观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新模式。

2025年4月18日,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軍紅和思政課教師孫麗萍、張金磊、許楊帆、尚大超、趙俊梅、鄭子君以及50多位同學來到中關村科學城規(guī)劃館,開展了一場“感悟科技力量,筑牢強國信念” 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師生們沉浸式體驗前沿科技,感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奮斗歷程;在 “大國重器” 的震撼展示中,領悟科技強國的時代使命。

思政課堂“嵌入式”引領:厚植科技創(chuàng)新基因

參觀伊始,思政課教師化身“科技思政”講解員,尚大超老師首先從中關村位置、歷史、發(fā)展階段以及創(chuàng)新引領等方面給同學們講述了中關村如何從“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蝶變?yōu)樵谑澜缥枧_首屈一指的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生動地將科技創(chuàng)新與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在一起,向學生闡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zhàn)略意義,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科技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觀 “國之重器”:解開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密碼

在講解員講解下,師生參觀了“走進海淀”、“新型城市”和“預見未來”三個主題展區(qū)。“走進海淀”展區(qū)以時間為線,講述從古樸的京畿風光,到近代的革新變革,再到輝煌的科學城建設歷程,這里匯聚了無數(shù)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故事。在“新型城市”展區(qū),二百余項科技成果全景式呈現(xiàn)著我國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的歷史性跨越。當同學們看到北斗導航芯片、寒武紀AI處理器、高鐵駕駛艙等“國之重器”時,同學們紛紛為科技成果背后科技工作者們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突破、默默奉獻的崇高精神點贊并在心里埋下科技報國的種子。

青年學子“共鳴式”發(fā)聲:激活科技報國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同學們在參觀完一件件科技成果后,更加堅定了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決心。

機電 2334 班的趙偉學感慨道:“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參觀科技成果。作為一名高職學生,我不僅是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受益者,更要成為創(chuàng)新浪潮中的弄潮兒。我會努力學好專業(yè)知識,提升專業(yè)技能,立志成為國家需要的專業(yè)技能型人才,讓個人理想與國家戰(zhàn)略同頻共振。中關村的創(chuàng)新故事仍在續(xù)寫,而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接過創(chuàng)新的接力棒,在新時代書寫屬于自己的篇章。”

旅游管理 2331 班的蔡碩晗說:“通過同時參觀 3D 全息影像、實體沙盤與高鐵駕駛艙模擬器等,這種沉浸式學習讓我觸摸到了曾經(jīng)書本上的知識。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將憑借自己的專業(yè)所學,為祖國發(fā)展貢獻力量。”

網(wǎng)絡 2332 班的王遠洋分享道:“從‘走進海淀’展區(qū),到‘新型城市’展區(qū),再到‘預見未來’展區(qū),我們見證了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巨大成就。每一處展示都令人眼前一亮,讓我們感受到科技與文化的完美交融。在科技成果展覽區(qū),我們體驗了空氣成像式觸屏技術,輕觸屏幕,影像仿佛懸浮在空中,科技感十足;在高鐵模擬倉,模擬操作高鐵駕駛,仿佛身臨其境。這些體驗不僅讓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更讓我為祖國的科技發(fā)展感到無比自豪。我要以科學家為榜樣,沉下心來提升自己,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成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的一顆‘螺絲釘’。” 無人機應用 2331 班的王豐揚表示:“這次中關村科學城規(guī)劃展覽館的實踐之旅令人震撼。我和同學們沉浸式體驗了裸眼 3D、全息式空氣屏、全真動車駕駛等技術,親身感受到了中關村科學城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豐碩成果。這些成果是一代代英才拼搏、奮斗、堅守和創(chuàng)造的結晶。我深刻認識到,‘科技強國’不僅是國家戰(zhàn)略,更與每個人的努力息息相關。今天的體驗讓我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力量和魅力有了深刻感受,也讓我領悟到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激勵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fā)展緊密結合,立志技能報國,為科技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文秘 2331 班的劉嘉琦談到:“參觀中關村科學城規(guī)劃館,讓我仿佛翻開了一部波瀾壯闊的科技創(chuàng)新史詩。在這里,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和見識,更是對科技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在老師的講解中,我進一步認識到,科技創(chuàng)新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動力,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作為學生,我們要珍惜學習機會,努力提升綜合素質,將來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活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體” 的戰(zhàn)略部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推進 “大思政課” 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將思政課堂搬進科技前沿陣地,采用 “實景 + 實學 + 實悟” 的教學模式,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與實效性。未來,學校將依托首都北京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打造 “歷史文脈 + 科技創(chuàng)新 + 生動實踐 + 思政教育” 的特色實踐課程,引導學生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深入京華大地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助力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