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講話,充分發揮工匠精神的榜樣力量在學校教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勞動觀,充分展現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的精神風貌和技能水平。12月6日,我校開展工匠精神”榜樣人物進校園宣講活動,特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大國工匠常曉飛為全校新生作專題報告。
常曉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從工匠精神的“關鍵—專注”、“基石—標準”,“宗旨—精準”,“靈魂—創新”,“境界—完美”,“核心—人本”6個維度系統解讀了何謂工匠精神,向學生們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并寄語同學們,希望他們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理論上多學多思,在方法上觸類旁通,鼓勵傳承和鉆研;專注和堅守;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
同時常曉飛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學習心得體會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發展與職業規劃,從學生時代代表學校參加省數控技能大賽、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再到作為職工代表北京市參加第六屆全國數控大賽,常曉飛以自己努力的切身經歷感染了在場每一位同學,他勉勵同學們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從眼下學生身份開始,為自己賦能,爭做新時代的未來棟梁。

最后常曉飛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他在崗位上苦練技術、攻克難關,迅速成長為公司精密零部件制造工作技術專家的發展歷程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囑托同學們爭做新時代的工匠,以后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要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都應當理解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精益求精把手中的產品干好、干精,實現實業報國,用勞動和汗水為新時代中國夢提速。

講座過程中,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認真記錄,積極參與互動,抒發見解,收獲滿滿。

12月11日,我校組織參與講座的學生代表開展“工匠精神 榜樣人物進校園”專題座談會,學生們紛紛表示深受啟發,并提出了自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以后如何在學習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

建工學院造價1971王磊表示,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僅只有工匠精神,還要樹立起一種拼搏向上、勞動光榮的校園氛圍,讓這類優秀精神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視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我們每個人發展的必經之路。向著讓祖國更美好的目標昂首闊步,奮勇直前。
機電工程學院主席機電2132解成祥表示,有幸聆聽了來自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常曉飛講師來講述他的工匠精神,用一個四字成語來總結講師的成功經歷——精益求精。講座中,講師將工匠精神的內涵從六個維度加以介定,分別是專注標準,精準,創新,完美,人本,令人贊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學習大國工匠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學習沉淀下來后,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并將工匠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建工學院造價2071陳昊然表示,聽完這次大國工匠的講座,感觸頗深。主講人在他的專科院校期間,努力學習,比其他同學先去車間進行實訓。他在學校期間參加了許多比賽,獲得了許多的榮譽,這些激勵了我,我要學習他的那種追求卓越,努力學習的精神。通過這次講座,我感受到,作為新時代職業院校的青年,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發奮圖強。
信息工程學院移動2231張城瑋表示,大國工匠精神,用的是心,用的是細心的精神,他以精煉的技術告訴我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愛崗敬業。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奉獻,是多么的偉大。
文法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2231孫麗表示,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現在的我們要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學習他們的刻苦認真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的學習專業課知識。
基礎教育學院貫通2201王子言表示,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禮貌,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學習他們的耐心、嚴謹、專注、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孜孜不倦、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在工作態度上積極向上,要有工作激情。在面對枯燥重復的工作時,要永遠懷著工作是一種修行的理念,培養認同感,享受通過努力工作獲得的成長,取得的成績,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也要好好學習,爭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青少年。
我校團委和各二級學院將繼續開展“工匠精神 榜樣人物進校園”系列宣講活動,引導同學們能夠以常曉飛同志為代表的大國工匠為榜樣,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少一些浮躁,多一份專注;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堅守。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爭做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者和開拓者,以激揚青春助推中國夢加速!
常曉飛:追求極致詮釋青春氣質
數控加工技術是我國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制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如果把數控加工的工作比作爬山,那么常曉飛則是在夜里攀登懸崖峭壁,必須謹小慎微、摸索前行。這些年來,常曉飛參與了國家導彈和宇航產品的復雜關鍵零部件以及新型衛星零部件的制造任務。這些零件關系著導彈能否精準制導,對于產品的最終性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練就爐火純青的數控加工技術,常曉飛不斷挑戰技藝的極限。


一塊硬幣大小的金屬板,高速旋轉的極細刀頭,一個多小時之后,182個直徑比頭發絲還細的小孔神奇的精確成型。只有通過強光,才能看到182個小孔所呈現出的內容。
1988年出生的常曉飛,有著超出同齡人的老成持重,做事嚴謹、一絲不茍,追求極致。憑借著這股子韌勁,常曉飛的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他帶頭攻關了很多技術難題,成為那批新人里最早能獨挑大梁的工匠。一次,常曉飛接到了一項新型復合材料的加工任務,這是一種極難加工的硬脆材料,零件將用于新型武器裝備的關鍵部位,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導致武器試驗失敗。
為此,常曉飛無數次的修改編程調整刀具,變換走刀軌跡和裝夾方式。

經過近三個月的時間,常曉飛終于找到了一種最優方式,將這種復合材料的加工成品率從30%提高到了80%,最終提高到了100%,這次的成功給了常曉飛莫大的激勵。這之后,他總是想盡辦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這些年來,憑借著一身真本領,常曉飛獲得了無數榮譽。然而,比起這些耀眼的榮譽,常曉飛最自豪的還是能用自己精湛的技術參與到我國航天航空事業中,為國家的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