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于12月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作為“2022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平行論壇之一,2022“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論壇于12月9日下午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中文聯盟/五洲漢風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承辦,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我校黨委副書記、院長安江英,黨委常委、副院長周燕受邀出席了大會開幕式及2022“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論壇。安江英院長受邀擔任論壇第一個議題的主持人,周燕副院長受邀在論壇第二個議題做了精彩發言。

我校安江英院長、周燕副院長受邀出席2022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
“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論壇聚焦推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支撐體系建設、職業院校及企業協同助力“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海外推廣等三個議題展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馬箭飛、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等領導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安江英、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副主任宋凱、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田敏分別擔任論壇三個議題主持人。17位中外嘉賓圍繞論壇議題做了精彩發言,中外相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中外院校代表、國際著名語言文化機構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通過線上線下共同參會。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馬箭飛致辭
馬箭飛在致辭中指出,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技能是發展的鑰匙。推動中外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更大發展,離不開高質量人才支撐,特別是熟練掌握語言與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在海外大力實施“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推動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不但是國際中文教育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助力海外企業培養“懂語言、精技術、通文化”的本土復合人才的需要,更是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未來,教育部語合中心將秉承中文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經世致用的理念,進一步精準對接各方需求,加大師資培養、資源開發力度,多措并舉推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國—東盟中心史忠俊秘書長致辭
史忠俊在致辭中表示,教育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職業教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在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提高勞動者技能、服務產業升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東盟中心愿與教育部語合中心及有關各方一道,推動雙方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向縱深發展,攜手構建“后疫情”時代職教交流合作長效機制,提升各國職業院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民心相通做出更大貢獻。

國家會議中心論壇現場

論壇議題一主持人及發言嘉賓
論壇議題一為推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議題聚焦“中文+職業技能”教育、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和中文工坊等新型辦學平臺建設,邀請中文工坊等項目中外合作院校、企業代表,分享合作過程中的好做法,交流經驗,就如何更好助力企業本土化人才培養、促進企業本土化發展進行交流。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塔努·沃金達、塔吉克斯坦教育和科學部高等專業和研究生教育司司長米爾扎佐達·納弗魯斯、老撾駐華使館參贊靳達望、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副總經歷孔繁新、中鋁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石森、中鐵資源集團副總經理、華剛礦業總經理李圣等嘉賓就該論題進行了精彩發言。

論壇議題二主持人及發言嘉賓
論壇第二個議題為“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支撐體系建設。議題聚焦“中文+職業技能”教學資源開發、“雙師型”師資人才培養、“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基地建設等內容,就職業中文能力標準開發及推廣應用,如何更好開發職業中文教學資源、如何更好實現技術賦能,助力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平臺建設等,進行了交流討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校長謝永華、哈爾濱國家開放大學校長劉建國、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周燕、北京師范大學語言與文字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宋繼華、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崔永華就該議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論壇議題三主持人及發言嘉賓
論壇第三個議題為職業院校、企業協同助力“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海外推廣。邀請國內職業技術院校負責人、企業代表,聚焦如何開展校企合作,如何推動職業院校組織開展國際交流項目,提升國際化水平,助力“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在海外提升規模和影響力進行探討。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唐繼紅、中文聯盟主席、五洲網絡公司副總經理王錦紅,山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孟繁增、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院長、外事處處長唐克勝,重慶成事管理職業學院“一帶一路”職業教育發展人文交流研究院院長任波、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中文教育學院院長蘇碧娜就該議題做了精彩發言。
論壇期間,我校安江英院長還接受了央視新聞的采訪。安院長指出,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有助于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有效解決了中資企業“人才荒”的問題。與此同時,“中文+職業技能”培訓,不僅提高了當地人的中文和技能水平,也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助于促進中外民心相通,深受當地歡迎。

我校安江英院長接受央視新聞的采訪
中辦、國辦《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積極“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建立‘中文+職業技能’的發展模式”。因此凝聚各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建設“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體系,推進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為世界培養更多懂漢語、精業務的復合型人才,服務海外企業人力資源供給側改革,建立合作國共享發展成果的新模式,既是國際中文教育發展與時俱進的發展需要,也是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次2022“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將為探索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以及如何更好服務世界各國中文學習者,助力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為教育部語合中心“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實踐與研究基地,我校將進一步主動作為,堅持以“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為特色、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產教融合為途徑、以試點項目為引領,不斷提升我校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構建“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推動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高質量融合發展。以此次論壇的舉辦為契機,開啟“中文+職業技能”教育融合發展新篇章,有力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北工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