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我校職業院校人文素養教育智能化研究應用中心赴北京外國語大學參觀學習。科研處處長牛小鐵、教務處處長王佼、基礎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沈杰、院長任鳳國、副院長孫川,語文教研室和英語教研室的骨干教師一起參觀了北京外國語大學世界語言博物館和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

北京外國語大學世界語言博物館是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響應國家號召,匯聚知名學術專家學者及社會多方面力量,傾力打造的具備國際視野、歷史積淀、首都意識的“雙一流”建設項目成果。博物館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實驗室”合作,植入了多模態體驗模式,參觀教師先后借助3D建模、語音識別、人機對話等技術手段,體驗了世界不同國家語言模擬和經典語料視聽等內容。大家紛紛表示收獲很大,博物館在展示語言現象、陳列語言實物、保護語言資源、拓展語言研究的同時,實現了語言欣賞、語言教育、語言研究多種展示為一體,充滿著良好的體驗感與科技感。

隨后,中心成員參觀了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聚焦國家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的前沿課題,以“闡釋人類智能,駕馭人工智能,解碼語言奧秘,成就智慧人生”為宗旨,立足外語教學與研究傳統優勢,凝聚國內外交叉學科智庫資源,瞄準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科學前沿,著力開展語言學習機理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語言教學研究、多語種語料庫、多語自然語言處理和外語健腦強智研究,帶動語言類基礎學科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推動前沿技術賦能語言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參觀教師通過觀看視頻短片、實地參觀等體驗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科學的前沿,有助于進一步拓寬中心成員的科研視野,拓展研究領域,提高研究水平。


參觀學習活動得到了科研處和教務處的大力支持,本次學習旨在進一步提高中心教師科研視野和研究能力,中心成員通過聆聽講解、觀看圖文、體驗互動等方式深入了解語言歷史、教育、傳播、服務等內容,進一步感受了人工智能給語言生活和語言研究帶來的變革力量,本次學習活動也為我校職業院校人文素養教育智能化研究應用中心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與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