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東盟國家“中文+信息技術”種子教師培訓結業儀式在我校創新樓308會議室舉行。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徐煒彥、院長朱元忠、黨總支副書記劉同師、副院長方園、教師宋玉娥參加了結業儀式。會議由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朱元忠主持。

結業儀式現場
多位來華教師代表分享了本次培訓的收獲。來自馬來西亞的陳慈潤老師談到,這趟培訓之旅,讓老師們不僅增長了中文知識,更深入了解了中國的文化與人工智能技術。從傳統文化的熏陶到前線人工智慧科技的探索,從上課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到同學們的相互交流,老師們收獲滿滿。未來,老師們將帶著滿腔熱情,將所學所思應用于實際教學工作中,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與人工智能開發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越南的鄧玉輝老師表示,越南和中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中國和越南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兩國人文領域交流日益深化,民心距離不斷拉近。通過培訓,老師們對中國的科技發展印象深刻,獲得了許多關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有益啟示,越南非常希望發展半導體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希望能加強和我校合作。印度尼西亞的木力老師說,這次培訓中,對中文和中國文化、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的探索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并培養了友情,交流了知識,是一段十分難忘的經歷。在今后的教學中,將會將新學習的知識融入教學實踐中,造福子孫后代。





教師代表發言
徐煒彥代表學校總結致辭。他談到,在短暫的十天培訓中,每一位學員都以飽滿的熱情和不懈的努力,投入到每一天的學習中,大家共同經歷了知識的洗禮,文化的熏陶,技能的提升,以及團隊合作的鍛煉,學到了寶貴的知識和技能,更收獲了友誼。通過培訓,老師們中文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并且了解了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新知識,這些知識將成為大家未來工作和學習中的寶貴財富。徐煒彥代表學院接受了印度尼西亞哈山努丁大學代表木力老師贈送的禮物。

贈送禮物
最后,信息工程學院領導班子為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

頒發培訓證書
培訓邀請了北京工業大學、商湯科技等單位的多名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行業專家學者擔任授課教師,培訓內容涉及到算力技術服務、AI輔助編程、AI數據要素化治理、AI視覺識別技術、AI具身機器人等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并邀請了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講授漢語,同時提升了學員信息技術專業中文聽說讀寫能力。培訓通過專題講座、工坊實戰、企業參訪、教學研討等豐富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參訓學員對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原理、應用及教學實施方法有了深刻認知和掌握。在學習之余,學員們還參觀了長城、故宮、頤和園等著名景觀,充分體驗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及悠久歷史,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在企業參訪體驗智能駕駛

AI專家講授AI算法及數據要素化治理

學員體驗具身機器人中文課上書寫漢字
長城體驗

故宮參觀
中國和東盟友好關系源遠流長,合作潛力巨大。期待以此次培訓為契機,雙方開展務實有效的教育合作和交流,促進雙方教育邁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