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金句”擲地有聲;“我們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村,我們黨初心的回響穿越時空;“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去年湖南召開的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共產黨人鏗鏘的宣示淬鐵成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百年風雨兼程、百年接續奮斗,黨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把共產黨看成是“自家的黨”“老百姓的黨”。把握學史力行的著力點,關鍵要義在于強化宗旨意識,保持赤子情懷,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一切工作始終,以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以實際行動回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時代命題。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首先要樹牢群眾觀點。當前,我省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大特點,是“關鍵少數”率先垂范。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達哲先后來到湘雅醫院、新田縣,推動湘雅醫院周邊環境提質改造、解決群眾看病時停車難的痛點、煩惱,推動農村教學點優化提質,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省領導近期紛紛深入基層、工地和鄉村振興一線。省領導帶頭示范,為全省黨員干部踐行“人民至上”發展理念立起了標桿、樹起了榜樣。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必須在站穩群眾立場上下功夫、見實效。學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歸宿點和落腳點,也是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實踐標準。黨史學習教育中,省委、省政府從“學位、床位、車位、廁位”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入手辦好一批暖心事,從行業民生問題入手辦好了一批貼心事,從現實生活問題入手辦好一批群眾身邊的煩心事,從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入手辦好一批便民利民的舒心事。實踐證明,始終把人民作為“源”和“本”,始終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既“身入”群眾,也“心入”群眾,把辦實事的過程升華成密切聯系群眾的過程。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就需要在走好群眾路線上出實招。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目前,省紀委帶件走基層活動已督辦問題線索100件;“屋場懇談會”模式推動解決群眾訴求3.2萬多件;24021名機關企事業干部組成的10253支鄉村振興工作隊全部進村到崗……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黨員干部的“履職清單”,黨史學習教育真正讓群眾得實惠。
堅守“人民至上”宗旨,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我黨歷經百年滄桑而依然風華正茂的制勝法寶。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所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地指出,“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學史力行,必須察實情、務實功、求實效,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充分考慮群眾感受,充分接受群眾監督,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當好人民勤務員、做好群眾貼心人,黨就能始終贏得最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與愛戴。
政績之本,在于為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新時代的湖南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一切工作始終,必將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上書寫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