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所體現的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不過時,所創造的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永不過時。6月2日,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在創新樓三層會議室召開了對五四精神的學習會議。支部全體黨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郎博主持。

通過觀看影片,我們學習到,五四運動是具有5000年燦爛歷史文明的中華民族在近代發生的偉大事件。就廣義的五四運動而言,它包括1915年興起的新文化運動和1919年五六月的愛國群眾運動兩大內涵。前者對后者起了啟蒙、覺醒作用,是重要的思想啟蒙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新文化運動的啟蒙就沒有五四這樣空前規模的愛國群眾運動,也不可能形成獨特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

成立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這是對五四運動偉大歷史貢獻的高度評價。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發揚五四精神,努力拼搏,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為民族復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