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上來,12月27日上午十點,學校黨委書記高喜軍同志為所聯系的文法與管理學院黨總支和黨政辦、工會黨支部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宣講。宣講會采用線上方式開展,參加宣講會的有文法與管理學院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全體成員及黨政辦、工會黨支部的黨員干部。

報告會上,高喜軍書記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譜寫職業院校新篇章》為題,結合自己所學所感、所思所悟,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深刻理解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及奮力開創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四個方面進行了全面闡釋和系統講解,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
在談到如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時,高書記認為:新時代10年,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破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最根本的就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兩個確立”是新時代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歷史經驗、最客觀實踐結論,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是黨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在談到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時,高書記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這個中心任務,是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高書記結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學校60多年發展歷程,指出:學校要認真貫徹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城教融合”的辦學特色,按照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新要求,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在談到深刻理解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時,高書記結合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就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職業教育的指示進行了解讀:一是對職業教育的表述份量更重;二是職業教育的地位更加凸顯;三是職業教育的發展前途廣闊。高書記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三融”的發展要求即“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這是一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激發職業教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這為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產業結合最緊密的教育類型,在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作出職業教育更大貢獻上,進一步拓寬了思路、開辟了路徑,職業教育的未來一定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同時,高書記還結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涉及到“三融”的表述談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認為: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辦學優勢、辦學特色和生命線,要有效整合企業、院校、行業和政府的各類資源,凝聚各要素發展合力;推動職普融通,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關鍵,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有利于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產業變化、技術創新的能力;推進科教融匯,有利于職業教育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緊貼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趨勢,促進產學研融合,培養更多具備較高科學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使職業教育在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有力支撐作用。
最后,就如何奮力開創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高書記認為應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機遇期,積極謀劃和推進好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抓住學校機構規格升格后的動力激發期,激發全校干部教師干事創業活力;三是抓住市屬高校分類發展評價的改革窗口期,進一步強化辦學實力和辦學特色;四是抓住學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巡視巡察要求的整改鞏固期,堅持不懈加強學校黨的政治建設。
高書記強調,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五個“牢牢把握”的要求,在全校認真組織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貫徹,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團結帶領干部員工,奮力書寫北工院事業發展新篇章。
報告會后,文法與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楊嶺、院長許保國、工會常務副主席王艷紅、黨政辦公室主任白旭東等四位領導干部通過聆聽學習,結合本職工作,分享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體會和感想。